法国正陷入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总理再次辞职、政府陷入瘫痪、债务高企——这一切让柏林方面也开始担心,欧洲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或将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新任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努上任不到四周便宣布辞职,甚至还未来得及组建内阁。左右两大阵营在国民议会中相互对峙,使得法国政治陷入完全的僵局。这已是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一年内失去的第三位总理。预算迟迟无法通过,财政紧缩计划再次被搁置,而法国的债务和赤字规模已接近欧盟稳定规则上限的两倍。
金融市场对这一局势反应紧张,法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投资者对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的信心明显动摇。尽管如此,柏林方面仍保持冷静。德国外交部欧洲事务国务部长君特·克里希鲍姆表示,不应夸大当前的危机,他强调:“德法友谊依旧是欧洲最可靠的支柱,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在各层级都持续进行。”
虽然法国的外交政策完全由总统掌控,但这场危机无疑削弱了马克龙的政治影响力。反对党纷纷要求他辞职,就连前总理爱德华·菲利普也公开呼吁他下台。最新民调显示,78%的法国人认为马克龙表现糟糕。马克龙虽坚称将执政至2027年,但他的执政空间正日益被压缩。
这场危机不仅动摇法国国内政治,也波及到欧洲舞台。马克龙一直倡导建设一个能独立于华盛顿和莫斯科的“主权欧洲”,但如今他在国内失去了政治多数,财政失控、政府难产,令其外交抱负大打折扣。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与马克龙上任初期曾努力修复德法关系——此前马克龙与前总理朔尔茨之间关系并不顺畅。两国近期在法国土伦举行部长会议,签署了涵盖能源合作、人工智能研发、初创企业融资等领域的联合计划。然而,分析人士指出,许多需要政治推动力的项目如今都陷入停滞,其中包括原本寄予厚望的德法联合战斗机项目。
法国的财政状况同样堪忧。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5%,赤字高达5.8%,无论谁组建新政府,都将面临大幅削减公共支出的压力。德国外交部的克里希鲍姆虽认为法国经济“依旧稳健”,但他也承认,欧元区的长期稳定取决于成员国能否控制债务并保持增长动力。
与此同时,法国的政治不安也在助长极右翼势力的崛起。最新民调显示,“国民联盟”(RN)领导人玛丽娜·勒庞与乔丹·巴尔德拉在“下一任总统”支持率中领先。尽管勒庞因公款挪用案被禁政五年,但民意依旧高涨。德国同样面临类似局势,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的支持率在部分地区已超越执政的基民盟。
德法两国的政治格局都在向两极化滑落。中间派力量日益削弱,极左与极右阵营不断提出激进主张却无需承担执政责任。法国的僵局似乎正成为德国的警钟。
克里希鲍姆呼吁外界不要陷入悲观,但也警示称,欧洲民主制度正面临新的挑战。他强调:“确保民主制度正常运作、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在巴黎与柏林的外交走廊里,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法国的政治危机,已不仅仅是巴黎的问题,它正在考验整个欧洲的信心与团结。
©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