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近期陷入多起司法调查风波,核心问题直指该党长期存在的筹资难题。尽管该党近年来支持率节节攀升,有望在2027年总统大选中问鼎权力巅峰,但其资金来源问题却日益成为掣肘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7月9日清晨,巴黎阳光明媚,身穿防弹背心的20余名执法人员在两名法官带领下突袭了国民联盟总部。这间夹在冷冻食品店与脚手架包裹建筑之间的办公楼,看似低调,却是法国极右翼阵营的权力中枢。而突袭的起因,是该党被指涉嫌通过非法贷款资助多个竞选活动,包括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在2022年总统与立法选举中的参选,以及党魁乔尔丹·巴尔代拉(Jordan Bardella)主导的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与随后的提前大选。
这次突袭行动,发生在国民联盟政治前景大好却又危机四伏的关键时刻。一方面,民调显示该党民意支持率居高不下,冲击总统宝座并非痴人说梦;另一方面,接连不断的司法指控却让其形象蒙尘。今年3月,勒庞因涉嫌挪用资金被定罪,若上诉失败,将被排除在下届总统选举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突袭行动只是该党一周内面临的三起丑闻之一。此前一天,欧洲公共检察官办公室刚刚宣布对欧洲议会“认同与民主”党团涉嫌挪用公款展开调查,该党团正是国民联盟所属。更有消息称,法国当局去年曾讯问了反移民立场强硬的亿万富翁皮埃尔-爱德华·斯特兰(Pierre-Édouard Stérin),以调查其是否非法资助极右翼地方竞选活动。尽管斯特兰否认违法行为,但连环调查已让国民联盟频频“出镜”。
面对接连不断的指控,国民联盟一如特朗普昔日风格,坚称自己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现实的融资困境。
2019年一份议会报告指出,多数法国金融机构拒绝向国民联盟提供贷款,原因包括该党“声誉有损”、不动产抵押资产匮乏,以及频繁卷入司法纠纷。在得不到主流银行支持的情况下,该党只得通过小额捐款、个人借贷甚至“创意融资”维持运营。问题是,这些做法往往踩在法律红线上,引来调查,反过来又进一步打击银行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巴尔代拉在突袭后向媒体抱怨称:“没有法国银行愿意借钱给我们用于竞选,所以我们才不得不通过合法贷款维持运转,不能因此而受到指责。”
事实上,马克龙当年创建政党“共和国前进”时也曾遭遇类似困境,因无政治资历和财务担保,只能靠募款维持运作。但在赢得2017年总统选举后,该党迅速赢得金融界信任,不仅购入巴黎黄金地段办公楼,后续还以3100万欧元高价出售。而国民联盟如今仍在巴黎西部一栋陈旧大楼中租赁办公场地,与其当下的民意热度形成鲜明对比。
勒庞向俄罗斯银行借贷600万欧元的旧案至今仍是该党“政治污点”。近年来,其通过售卖“竞选包”虚报费用、骗取公款报销的行为也被法院认定为违法。此次突袭行动的重点,正是调查是否存在个人或金主“规律性”提供贷款的行为。根据法国选举法,虽然政党可接受个人贷款,但不得演变为类银行式常规资助,以绕过监管。
选举法专家罗曼·朗博指出,国民联盟最初确实是因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才转向个人借贷。但他也提醒,随着该党席次从2022年前的4名议员暴涨至2024年超过120人,其财政状况已大幅改善,国家补贴也相应大增,此时仍继续使用灰色融资手段,就难免令人质疑其动机。
事实上,法国多个政党近年来均曾遭司法突袭。中右翼“民主运动党”因挪用欧洲议会资金被罚款30万欧元;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也因与麦肯锡的关系被调查,尽管目前尚未面临起诉。
国民联盟财务主管凯文·佩弗对媒体采访保持沉默,但一位不具名高层私下承认,该党面临“成长烦恼”与“司法压力”的双重挑战。他坦言:“我们从一个边缘小党成长为有可能执政的政治力量,行政管理上确实有些事项没跟上节奏。”
目前,法国公款补贴制度按选举成绩向政党提供经费,并按议员人数分配额外资金。按理说,国民联盟已不再为资金发愁,却仍屡陷融资风波,让外界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内部运作机制。
正如朗博所言:“如今他们已享有国家补贴,却仍不改原有融资模式,这就说明,问题不再是‘不得不’而可能是‘有意为之’。是否有人借机积累党内权力或填补债务漏洞?这背后,值得深究。”
©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推荐浏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