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加紧与欧洲极右翼政党结盟之际,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尽管在民调中节节攀升,却对华盛顿的示好表现得格外谨慎。这一微妙态度,反映出该党在谋求2027年总统大选胜利的同时,也在竭力避免特朗普政策对法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国民联盟对特朗普及其“MAGA”运动保持距离,有着多重考量:一方面是该党长期以来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传统不信任情绪尚未完全消退;另一方面,美国对欧盟商品的关税政策也可能直接冲击法国经济,尤其是工业和农业领域;此外,法国民众对特朗普的普遍反感也令国民联盟无法贸然靠近。
尽管在民族主义、反移民等核心立场上与特朗普高度一致,国民联盟在表态上却比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极右翼政党更为谨慎。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分析人士指出,国民联盟虽然支持特朗普连任,但比起德国的“德国选择党”或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他们在与特朗普阵营的互动上始终保持更大的安全距离。
特朗普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包括匈牙利、波兰在内的多个国家都举办了由美国主导的保守政治大会(CPAC),而特朗普所支持的候选人也在波兰赢得了总统选举。在意大利,梅洛尼则凭借与特朗普的良好关系,提升了自己在欧盟内部的地位。
不过,对法国而言,与特朗普靠得太近并不见得是加分项。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6月的民调显示,多达55%的法国人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对法国有害,甚至一半人认为连美国自身也深受其害。而即使是在国民联盟选民中,也只有37%的人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对美国有利,仅18%认为对法国有益。
国民联盟当前的主要策略是“选票最大化”。党内高层清楚,要想在2027年大选中突围,就必须吸引更多中间选民,而过于亲近特朗普可能引发主流选民反感,甚至引发本党传统支持者——蓝领群体的担忧。特朗普频频扬言对欧盟征收高额关税,法国工业和农业势必首当其冲。国民联盟显然不愿被贴上与“损害法国利益者”结盟的标签。
自2011年接手政党以来,马琳·勒庞就努力推动“去极端化”,试图让国民联盟成为更具包容性的政党,吸纳更多年轻人、犹太人、LGBT群体以及温和保守派选民。去年,该党在欧洲议会和法国国民议会选举中均获第一,但未能取得过半席位,距离真正执政仍有一步之遥。
勒庞与特朗普的关系并不密切。她未曾受邀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今年,她的接班人、年仅29岁的国民联盟主席巴尔德拉,因拒绝在CPAC上与特朗普亲信班农同台演讲、抗议其疑似纳粹手势行为,遭到了班农的公开指责。这一事件也进一步凸显了国民联盟在“去极端化”战略中的脆弱平衡。
3月,勒庞因“幽灵职位”丑闻被法国法院裁定贪污罪名成立,面临五年禁止参选的判决。如果上诉失败,她将无缘2027年大选,由巴尔德拉接棒参选。特朗普随后对这一司法裁决表示强烈谴责,称其为“政治猎巫”。甚至有报道称,一名美国国务院官员提出用美国政府资金资助勒庞的上诉,但此建议已被法方回绝。
在一次国民联盟组织的参议院参访活动中,支持者们对特朗普的评价分歧明显。一位前空乘人员表示,希望法国效仿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移民打压和“大规模裁员”,称之为“系统瘦身”;另一位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则表示对美法关系过于紧密感到担忧,认为法国应更多自主决策。
与此同时,法国社会也在观察“特朗普化”的危险。在巴黎的一场反特朗普示威中,有民众表示担忧法国的“共和阵线”——由中左、中右等政党联合阻止极右翼上台的传统防线——正在瓦解。抗议者普遍担心,随着国民联盟在民调中领先,法国未来可能走上与美国类似的极化道路。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治动向将直接影响法国政局。若特朗普重返白宫并实施更激进的政策,或对法国加征高额关税,国民联盟的选情可能受到冲击;但若欧洲极右翼整体崛起,特朗普政府有意扶持一个跨大西洋的极右翼联盟,也可能助推该党更进一步。
“国民联盟最可能采取的策略,是保持与特朗普阵营的适度距离,”一位分析人士表示,“既避免被卷入其争议之中,又能搭上欧洲极右翼整体上升的顺风车。”
©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