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建立的第五共和国如今看起来正日益陷入失控状态。
法国的政治瘫痪如此严重,以至于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辞职——这一曾经只在权力走廊中低声讨论的可能性——如今已被公开拿出来辩论。
然而,即便马克龙真的下台,这一震动足以撼动欧洲外交舞台,但人们越来越怀疑,这是否能解决困扰第五共和国的僵局。法国的问题似乎更加深层。
不到两年,马克龙已在寻找第五位总理。他预计总理弗朗索瓦·拜鲁将在周一因削减赤字的强硬措施而被迫下台。但问题是,马克龙任命的新总理是否有能力推动数十亿欧元的紧缩,以避免债务危机?新一轮大选是否能产生稳定多数?两种结果似乎都不大可能。即使马克龙辞职,他的继任者也几乎肯定会面对同样的障碍。
在近70年的历史中,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制度一直维系着,不论人们多么频繁地走上街头,或罢工持续多久。总统们大多都能任期届满,尽管他们往往比上任时更不得人心。体制撑住了。
但今天,议会陷入僵局,预算谈判停滞不前,社会动荡的呼声愈加高涨。金融市场变得紧张,拜鲁本人警告称,如果不控制开支,巴黎可能会步希腊债务危机的后尘。
在这样的背景下,极右翼“国民联盟”主席乔丹·巴尔德拉与极左翼领导人让-吕克·梅朗雄——两党在国民议会中合计占据三分之一的席位——正在公开呼吁总统下台。围绕马克龙去留的讨论已不再离谱,如今甚至包括中右翼的部分政客和知名评论员。
“即使在马克龙阵营内部,我们也听到了类似的声音。”益普索法国的民调专家马蒂厄·加拉尔德说,“不安是真实存在的。”
悬而未决的局面
尽管如此,马克龙仍被认为极不可能“放弃斗争”。他的任期到2027年才结束,而过早离任并不能解决困局。民调显示,如果未来数周重新举行立法选举,最可能的结果仍是一个悬浮议会,国民联盟或许会再多赢一些席位。
法国宪法专家本雅明·莫雷尔表示:“政客们错误地相信一个神话,以为法国人选出领导人,就会自动给他一个能运作的议会多数。”这一假设早在2017年就破灭了。马克龙以自由派颠覆者的身份打破了法国的两党制传统,而由此造成的政治断层,如今以残酷的方式反噬了他自己。
“自1968年以来,我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不确定性。”前安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沙内说。他指的是1968年五月爆发的大规模抗议,当时法国几乎陷入停摆,并引发深刻的社会与政治变革。“突然之间,你不知道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府会发生什么。”
换领导人,也换不来解决方案
以意志坚定著称的马克龙,长期以来都对提前下台的可能性不屑一顾。这位47岁的中间派在过去八年一直是法国政治的主导人物,但他的“创业型国家”愿景并未实现。
马克龙深知,几乎没有迹象显示法国政界愿意抛开分歧,为了国家利益而解决预算僵局。前总统奥朗德的顾问加斯帕尔·冈策直言:“我们只会继续扩大赤字,什么都不会发生,情况只会更糟。”
沙内指出,反对党若以为可以通过更换总理、重新选举,甚至提前举行总统选举来规避紧缩措施,那就大错特错。“如果人们开始觉得赤字没什么大不了,可以继续这样下去,那么法国就正走向一场彻底的危机。”他说,“德国会开始认为法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欧洲央行将无法帮助法国政府管理其债务。”
沙内警告,德国可能会对欧洲央行援助法国设定条件。但即便柏林能施压法国政界,法国社会是否会接受?2018至2019年的“黄背心”抗议、2023年的退休金改革抗议,以及当下的全国罢工呼声,都表明公众对于牺牲与紧缩已毫无耐心。
至于“赶走马克龙”,法国作为一个深受“弑君”革命历史浸染的国家,深知推翻领导人的吸引力,也深知其后果。呼喊总统下台很容易,但真正迎来的,也许是更大的混乱。
©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