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贤祠看法国伟人概念的变迁

未知 2021年01月12日 0" 字体
巴黎先贤祠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作者:刘娟

先贤祠是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重要建筑,法文名为Panthéon,源于希腊语,意为“所有的神”。它位于塞纳河左岸,其周围地区一直是巴黎知识分子较为密集的聚居区。

法国历史文化的坐标

先贤祠最初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任命当时的著名建筑师苏夫洛设计、建造的教堂。1791年,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革命家米拉波去世,制宪会议通过法令将这座教堂改为先贤祠。同年9月,米拉波以自由保卫者的身份成为第一位入葬先贤祠的伟人。伏尔泰和卢梭紧随其后,分别于同年和1794年入葬先贤祠这座“祖国的神庙”。先贤祠由此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被烙上历史和文化的印记。法国历任总统也继承前人开创的事业,签署法令并亲自护送为法国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卓越贡献、代表法兰西价值观的伟人们入葬先贤祠,以丰富和传承法国的精神文化。

在先贤祠著名的人字墙下,镌刻有一排工整的法文“伟人们,祖国感谢你们”。门廊墙上的五幅巨型浮雕集中反映了法国式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可以说先贤祠见证了大革命以来法兰西的历史风云,承载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价值观。

不断变化的“伟人”定义

按照人们的理解,只有“伟人”才能入葬先贤祠,但是,时代不同,对“伟人”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

还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罗伯斯庇尔就下令移走米拉波的灵柩,以安放当时刚被刺杀身亡的革命家马拉。但是马拉因为与大屠杀政策有染,所以在雅各宾派垮台后,愤怒的人们又将他的尸骨移出先贤祠,并扔进了下水道。

1806年,拿破仑下令将先贤祠重新改回教堂。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入葬先贤祠的标准很简单,生前曾在拿破仑身边服务效忠的高级将领、大臣,死后便可在这里谋得一方席位。但是,这一时期入葬先贤祠的那38位“大人物”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被人们集体遗忘。随着法国的政局变换,先贤祠的名字和作用又经历过数次更替,直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以后,才把它的名称改回先贤祠,这里才得以重新焕发生机,“伟人们,祖国感谢你们”的题匾也就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意蕴。1885年,人们在再度世俗化的先贤祠为雨果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国葬。而这位大文豪也完美诠释了共和制度下的伟人形象:人道主义者和自由、平等、世俗化的捍卫者。从此,先贤祠真正成为法国伟人们永久的安息地。

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百年和两百年,法国曾将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的多名重要历史人物迁葬先贤祠,其中包括大革命的组织者之一卡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重要奠基人孔多塞侯爵等。他们不仅是出色的革命家,还是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

自1885年至今,共有26位对近代法国文化、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历史名人入葬先贤祠。1995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签署法令,居里夫人成为入葬先贤祠的第一位女性。以居里夫人为代表的、这一时期入葬先贤祠的许多著名人物倾其一生为法国和人类争取进步,可以说他们重新定义了“伟人”的概念。正如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所说,入葬先贤祠的伟人“用笔谱写了法兰西的历史,并为她打上了印记,他们以激情和天才,捍卫了自由、平等、博爱”。

入选人物具有多样化的代表性

在伏尔泰的棺木上镌刻着一句铭文:“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这句话是伏尔泰作为法国精神文化先驱的生动写照。旁边,是伏尔泰的全身雕塑,左手捧着一卷手稿,右手握着一支鹅毛笔,神情严肃,目光注视着远方,似乎还在思考着未解的难题。这与先贤祠所代表的法兰西文化和精神极为契合。

有意思的是,先贤们的思想也是多样化的甚至是对立的。如伏尔泰和卢梭这两位为法国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伟人,他们生于同一时代,共同推动了法国思想启蒙的大潮。在大革命期间先后被请进了先贤祠。但实际上,他们的思想主张大不相同,二者还曾互相攻击。伏尔泰的思想主张相对温和,提倡用改良方式实现人权和自由。而卢梭的思想却相对激进,他主张人生而平等,认为发展本身会形成新的不平等,为了追求平等他甚至反对文明本身。尽管如此,两人却一同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歌德高度评价这两位启蒙时代的思想家,认为“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可见他们对法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多么重要的影响。也因此,他们被安葬于先贤祠的中心位置,墓碑相邻。

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居里夫人之后,又有三位杰出的女性先后被安葬于先贤祠,即二战时期法国抵抗运动战士、人类学家日尔曼·蒂利翁,二战时期投身抵抗运动、战后创办扶贫民间组织的热内维尔瓦·戴高乐·安东尼奥兹,以及法国前卫生部长、20世纪著名思想家、法兰西学院院士西蒙娜·韦伊。人们认为,她们用超越他人的勇气和韧劲激励着新时代的女性去改变其社会和家庭地位。

但法国民众对于入葬先贤祠的人选经常争论不休。2002年,把作家大仲马的灵柩移入先贤祠的提议就一度遭到部分法国知识分子、女权主义者和历史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大仲马的作品风格不够严肃,怀疑他是否有资格跻身于卢梭、雨果等巨匠之间,是否符合移葬先贤祠的规范和标准。

2020年9月初,法国文化部长罗丝琳·巴舍洛向总统马克龙正式提交了一份请愿书,主张让19世纪著名诗人、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兰波和魏尔伦一起迁葬先贤祠。这一提议遭到许多法国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两位不甚符合惯常的对于伟人的定义,特别是曾以反抗叛逆的诗作和人生著称的兰波。在关注这场论争的同时,我们不妨找来他们的诗作,探寻、发现一个多世纪前,那“太阳与海交相辉映”的亮丽一瞬,细细品味鉴别我们心中独有的伟人标准。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德国之声 2023-12-28
继法国总统马克龙之后,数十位法国名流在一封联名信中力挺德帕迪约,称这位著名法国演员在面临“仇恨的洪流”。有女权活动家反击说,签署联名信的人在“否认现实”。德帕迪约近年来争议...
欧洲时报 2022-12-01
法媒francelive报道,法国经济学家皮埃尔·康萨尔迪(Pierre Concialdi)研究了2022年法国“体面”生活所需的月收入水平。毫不奇怪,这一数额远高于最低...
欧洲时报 2022-11-14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于11月10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法国人均寿命不断增长,且男女性之间差距正在缩小。法国《回声报》(Les Echos)报道,法国人一代又一代的人...
张冬方 2022-11-14
法国和德国并非如外界所解读的那样渐行渐远,而只是,马克龙期待着来自德国搭档的热情回应,可他遇到的两位搭档,偏偏都如此冷静。降温、疏远、渐行渐远,这是这段时间各大媒体对法国和...
法广 2022-11-06
2022年龚古尔文学奖颁给了法国读者不太熟知的女作家布丽吉特· 吉罗(Brigitte Giraud)。获奖书籍为《活得太快》Vivre vite。作品描述了她同伴在199...
法国媒体 2022-10-31
法国总统马克龙矢言实施退休金改革,2031年前,请领全额退休金的最低年龄,将从现行的62岁逐步提高至65岁,意味年轻世代将得工作更久。马克龙接受“法国第二电视台”(Fran...
法国媒体 2022-08-29
法国政坛向来具菁英主义色彩,领袖皆出自屈指可数的高等学府。然而近年来,菁英治理因改革不彰饱受批评,连政治菁英都弔诡地高喊“反菁英”口号,企图屏弃学历迷思,主打务实作为以唤回...
环球网 2022-08-11
梅朗雄:台湾问题没有其他出路,中国人的问题只能中国人自己去解决“我对梅朗雄所言并不吃惊,佩洛西访台的确是一种挑衅。”据法国《20分钟报》9日报道,“不屈法国”党领导人梅朗雄...
欧洲时报 来米 2022-07-18
法新社7月6日报道,根据《挑战》(Challenges)杂志最新发布的排名,法国最富有500人的资产在一年内增长了5%,跨过了1万亿欧元的象征性门槛。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集团...
欧洲时报 贾言 2022-07-14
根据联合国此前的数据,法国人侨居海外的数量在20年内增加了52%,40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增加了89%)。根据法国官方数据显示,疫情前有250万法国人居住在国外,法国人海外侨...
海外网 2022-07-09
7月7日,法国食品银行联合会(FFBA)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其接待的食品援助受益人增加了4%,有孩子的家庭尤其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面临食品匮乏困境。据法...
欧洲时报 贾言 2022-07-04
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称,在法国,领取食品援助受益者的平均年龄为44岁,妇女占近三分之二。由于疫情危机,更多的学生也在寻求食品援助。法国BFMTV电视台报道,根据IN...

推荐浏览

法国中文网

www.001france.com

CopyRight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