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法国青年为何激进化?

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字体
欧洲时报   编译:李婧詝

巴黎检察官莫兰宣布,7月26日法国教堂袭击案的两名凶嫌之一为Adel Kermiche,AK今年19岁,在警方早有案底,去年曾两次试图前往伊拉克参加“圣战”。

7月18-24日一周的时间内,德国接连发生4起袭击事件,其中两起被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承责,其作案者均为青少年,年纪最大的27岁、最小的17岁。据调查,法国激进分子中2/3为15-25岁的年轻人。

法国 Paris-Diderot 大学心理学教授Fethi Ben­slama参加了接待从叙利亚参战圣战回国青年的感化中心的工作,他认为对年轻人伊斯兰“激进化”现象,需要进行政治、历史和临床医学的综合研究。

“圣战”满足人格塑造需要

根据法国内政部2014年4月公布的数据,法国2/3的“激进分子”为15-25岁的年轻人,1/4是未成年人: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激进分子”正处在长大成人的青春期。

Fethi Ben­slama说,“青春期”是人生观和人格形成期,这个过程是并不容易,有时充满了痛苦,青少年需要榜样和精神的满足。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在个人人格形成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通过它使个人与集体建立密切的关系。年轻人的“激进化”现象,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寻找榜样、寻求精神满足时心理动荡的反应。

圣战宣传很容易吸引那些由于出现人格形成困难、认同困难的青少年,给他们提供一个榜样,填补空缺,修补扭曲的人格,甚至替他们创造出一个新的自我。Fethi Ben­slama说,这可以说是种信仰的拐杖,而青少年需要这方面的帮助,对其不会有怀疑。

Fethi Ben­slama说,年轻人在成长期心里不稳定,有的会明显体现为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或者吸毒,但很多不一定显示出明显的精神问题,有的人还会掩盖自己的问题,最不可预见、最危险的往往是那些表面正常的好孩子,在做出暴力行为后身边的人往往会很讶异:“他是个善良、安静、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人会完全改变

Fethi Ben­slama描述青少年受到激进思想“洗礼”的过程。一旦激进宣传为年轻人接受,人格的欠缺得到填补,原先脆弱的人会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不再焦虑,有一种获得解放的感觉,觉得自己无比强大。他会完全变为了另一个人,通常会换一个名字。这时候,他们说的话如出一辙,好像是源于他们自己的思想,他们的个人的东西都消除了,好像成了狂热的机器人。

Fethi Ben­slama还说,这种“心理”不是纯粹的,它必然还会与青少年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联系起来。

网上激进读物太多

人格形成中的困难不是移民孩子或穆斯林家庭出生的孩子独有的,所以有30-40%激进化了青少年是改宗的。年轻人在接触到激进思想前,就有一种寻求激进化的倾向,他们不管这些激进思想到底是什么,只要能 “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就行。有很多年轻人网购给对伊斯兰一无所知者的初级读物,而网络上现在有很多宣传伊斯兰激进思想的读物。

“伤痕文化”与排斥西方

Fethi Ben­slama对伊斯兰激进思想和圣战思想做了一个回顾。1924年,存在了624年的最后一个伊斯兰帝国(奥斯曼帝国)灭亡,传统哈里发制度被废除。奥斯曼帝国的土地被瓜分、被殖民主义者占领,穆斯林从前是主人,现在在自己的土地却要成为臣服者。这是有1400年伊斯兰文明的崩溃,是统一、强大的穆斯林世界理想的终结,由此产生了穆斯林挥之不去的怀旧感。为“受伤的伊斯兰理想”复仇的激进思想由此产生。由此,伊斯兰主义应运而生,要求重建传统,恢复先知时代的生活方式;对个人的要求是做一个完完全全的穆斯林,而不是西方化的公民。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Fethi Ben­slama认为,穆斯林集体意识里存在着一个穆斯林传统的超我,时时处于警戒状态,担心集体或个人不再是自身,被西方化了。

把“垃圾”变成“战士”

这种警惕心和担心自身犯罪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在那些感到不幸、对自身生活不满的人那里更为强烈。处在人格形成的年轻人中这种现象也很多,他们常常会说,我什么也不是,我就是垃圾。这时激进宣传就会产生影响,会对他说,你既无信仰,也不守戒律,根本没有尊严。随后,又给予他出路:为维护伊斯兰传统而战,抵抗西方的侵蚀,你就能得到原谅,就能成为穆斯林的榜样。

比邪教更迷惑人

Fethi Ben­slama还通过与邪教的区别来进一步说明圣战激进思想对年轻人的影响。确实,与邪教一样,圣战组织会对人进行精神操纵。但是,在邪教中,个人只是顺从教主的教义,接受他的经济,甚至性方面的压榨,而参战圣战的年轻人接受的是一个集体的信仰,这种信仰一定程度上在现实的战争中得到印证,他被灌输在战争中扮演英雄的一方。不仅有思想的灌输,往往圣战者还能得到物质、性或权力方面的好处。

圣战激进思想是传说和历史现实的混合物,保留了穆斯林对伊斯兰衰落的集体的耻辱感,对当年西方炮舰的愤恨,还将历史投射到穆斯林世界遭受的现实痛苦上,比如西方的干涉,还有穆斯林国家的内战。不仅如此,接受“圣战”思想的年轻人被告知,他在现实的战争中扮演的英雄的一方。因此,这种那个激进思想比邪教更能迷惑人。

给予年轻人一种确定感

激进伊斯兰思想允诺要回到传统社会,生活传统社会中,个人的人格、社会存是明确规定的。而现代社会中,个人人格及身份,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需要个人自己去挣得,但实际上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实现这一切的。很多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因此感到惶惑和无所适从,更喜欢一个团体给予的明确的秩序、严格的规定,以及团体给他指定的身份,这能给他们坐标感、安全感。

不是死亡,是永生

至于圣战分子常常做出的自杀行为,Fethi Ben­slama分析到,激进思想灌输说,烈士是指那些虽然死亡而得永生的个人。 他们的行为不是自杀,而是自我牺牲,这种牺牲成为穆斯林的榜样,而成为永恒。他们只是表面上死亡,实际上将永生,享受无尽的快乐。

参加自杀行动的人会产生一种献身的精神:他牺牲自己是为了对遭受攻击的理想的复仇。炸弹爆炸,敌人死尸横飞,这不是死亡,这是敌人的彻底毁灭。至于烈士,他将化身超人般的男子,在天堂永生;由此又产生众多处女环伺的荒谬说法。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德国之声 2023-12-28
继法国总统马克龙之后,数十位法国名流在一封联名信中力挺德帕迪约,称这位著名法国演员在面临“仇恨的洪流”。有女权活动家反击说,签署联名信的人在“否认现实”。德帕迪约近年来争议...
欧洲时报 2022-12-01
法媒francelive报道,法国经济学家皮埃尔·康萨尔迪(Pierre Concialdi)研究了2022年法国“体面”生活所需的月收入水平。毫不奇怪,这一数额远高于最低...
欧洲时报 2022-11-14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于11月10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法国人均寿命不断增长,且男女性之间差距正在缩小。法国《回声报》(Les Echos)报道,法国人一代又一代的人...
张冬方 2022-11-14
法国和德国并非如外界所解读的那样渐行渐远,而只是,马克龙期待着来自德国搭档的热情回应,可他遇到的两位搭档,偏偏都如此冷静。降温、疏远、渐行渐远,这是这段时间各大媒体对法国和...
法广 2022-11-06
2022年龚古尔文学奖颁给了法国读者不太熟知的女作家布丽吉特· 吉罗(Brigitte Giraud)。获奖书籍为《活得太快》Vivre vite。作品描述了她同伴在199...
法国媒体 2022-10-31
法国总统马克龙矢言实施退休金改革,2031年前,请领全额退休金的最低年龄,将从现行的62岁逐步提高至65岁,意味年轻世代将得工作更久。马克龙接受“法国第二电视台”(Fran...
法国媒体 2022-08-29
法国政坛向来具菁英主义色彩,领袖皆出自屈指可数的高等学府。然而近年来,菁英治理因改革不彰饱受批评,连政治菁英都弔诡地高喊“反菁英”口号,企图屏弃学历迷思,主打务实作为以唤回...
环球网 2022-08-11
梅朗雄:台湾问题没有其他出路,中国人的问题只能中国人自己去解决“我对梅朗雄所言并不吃惊,佩洛西访台的确是一种挑衅。”据法国《20分钟报》9日报道,“不屈法国”党领导人梅朗雄...
欧洲时报 来米 2022-07-18
法新社7月6日报道,根据《挑战》(Challenges)杂志最新发布的排名,法国最富有500人的资产在一年内增长了5%,跨过了1万亿欧元的象征性门槛。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集团...
欧洲时报 贾言 2022-07-14
根据联合国此前的数据,法国人侨居海外的数量在20年内增加了52%,40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增加了89%)。根据法国官方数据显示,疫情前有250万法国人居住在国外,法国人海外侨...
海外网 2022-07-09
7月7日,法国食品银行联合会(FFBA)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其接待的食品援助受益人增加了4%,有孩子的家庭尤其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面临食品匮乏困境。据法...
欧洲时报 贾言 2022-07-04
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称,在法国,领取食品援助受益者的平均年龄为44岁,妇女占近三分之二。由于疫情危机,更多的学生也在寻求食品援助。法国BFMTV电视台报道,根据IN...

推荐浏览

法国中文网

www.001france.com

CopyRight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