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巨头微软宣布,将为巴黎圣母院打造一个完整的数字复制版本,帮助这座饱经风霜的哥特式建筑实现永久保存与精准修复。7月21日,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在巴黎与法国文化部长拉希达·达蒂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该项目。根据协议,微软将把这一数字模型无偿捐赠给法国国家。
这一项目旨在通过高精度的三维扫描和建模技术,记录圣母院的全部建筑细节,制作出一份极为逼真的数字副本。不同于传统的三维可视化展示,这份“数字圣母院”将成为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工具,帮助专家识别建筑老化或损毁的部位,制定长期的修复与保护方案。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导致屋顶和标志性尖塔严重毁坏,举世震惊。如今,借助微软的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这份“数字双胞胎”将为后续修复提供关键支持,助力重建被烧毁的结构部分,并为世人留存这座历史地标的“数字永生体”。
负责技术执行的是法国初创企业Iconem,该公司擅长用人工智能与摄影测量技术对文化遗址进行三维重建。此次项目中,Iconem将利用无人机拍摄大量航拍图像,并结合激光扫描与相机拍摄数据,构建出一个细致入微的三维点云模型,实现对圣母院原貌的高精度复原。
成立于2013年的Iconem曾参与多个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包括柬埔寨吴哥古迹、阿富汗Dilbarjin遗址、叙利亚巴尔米拉古城和伊拉克摩苏尔的数字重建工作,尤其活跃于战乱地区的文化抢救行动。
微软方面表示,这一耗资数百万美元的项目完成后,将被纳入巴黎圣母院博物馆收藏,并为未来文物保护提供技术样板。除圣母院之外,微软还宣布与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及国家图书馆合作,启动另一项数字化工程,计划扫描并保存巴黎国家歌剧院约1500件舞台布景模型。
这些举措是微软自2019年发起的“欧洲文化与语言数字保护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已先后完成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希腊奥林匹亚遗址、法国圣米歇尔山和意大利威尼斯的数字复制项目,旨在运用科技手段守护欧洲丰富的文化遗产。
此外,微软还计划于9月1日启动一项新项目,通过征集形式资助对十种代表性不足的欧洲语言——如希腊语、马耳他语、爱沙尼亚语及阿尔萨斯语——的内容进行数字化整理,涵盖大学档案、私人收藏与地方图书馆资料,进一步拓展文化保存的广度与深度。
©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推荐浏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