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一在巴黎索邦大学联合出席“选择欧洲,投身科研”(Choose Europe for Science)计划发布会,呼吁美国科研人员加入欧洲,公开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本国高等教育的打压政策,称其为“巨大的误判”。
冯德莱恩表示:“在当今世界,科学的角色正受到质疑。对基础研究、自由研究和开放研究的投资也同样被质疑。这是一项巨大的战略误判。”她强调,“科学没有护照、没有性别、没有种族、没有党派。”
在与马克龙共同出席的活动上,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将在2025年至2027年间推出一项总额5亿欧元的资助计划,旨在吸引全球最优秀的科研人员来到欧洲,支持“欧洲以及全球最具潜力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
马克龙则表示,法国将通过“法国2030计划”再投入1亿欧元,吸引更多科研人才,使欧洲成为科研的“避风港”。他强调:“没有自由和开放的科学,就不可能有持久的民主。”
活动上,多位发言人抨击了特朗普削减联邦科研预算、并以政治理由威胁削减哈佛大学等高校数十亿美元资金的行为,指责其打压多元化教育内容,以及对校园中反犹争议的过度政治化。法国高等教育部长菲利普·巴蒂斯特和斯坦福大学知名科学史教授罗伯特·普罗克特更将美国当前的做法称为“启蒙的反向”。
尽管冯德莱恩在讲话中没有直接点名特朗普或美国研究人员,但她的批评目标显而易见。她还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玛丽·居里为例,讲述她如何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逃往法国从事研究,以此作为演讲的主轴,强调欧洲的科学传统和开放性。
马克龙的批评则更为直接:“我们不能低估当今局势的严重性。几年前,没人能想象到,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主国家,会因为研究项目中包含‘多元化’一词,就取消整个科研计划;也没人能想到,同一个国家会一下子取消科研人员获得签证的可能性。”
冯德莱恩还宣布,她将推动出台《欧洲创新法案》和“初创与扩展企业战略”,旨在减少行政障碍、拓展风险投资渠道,将科学创新转化为商业成果。同时,她承诺将推动“欧洲研究区法案”,以法律形式确立科研自由的基本权利。
她还重申,希望欧盟各成员国到2030年将科研投入提升至GDP的3%。尽管布鲁塞尔方面多年来一直推动这一目标,但成效始终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龙上月也推出了“选择法国,投身科研”计划,不过却遭到了法国本国研究人员的批评。他们呼吁政府应优先提高薪资和改善工作条件,以增强与美国大学的竞争力。尽管如此,马克龙表示,该计划已收到“数百份申请”。
事实上,马克龙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也曾尝试类似策略。当时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马克龙推出“让我们的星球再次伟大”(Make Our Planet Great Again)计划,但该计划实际效果至今仍不明确。
不过,马克龙坚称,这一项目让法国成功接纳了一批气候科学领域的顶尖研究者,尤其是在他们的科研工作在美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