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敦促以色列遵守此前达成的停火协议,并尽快撤回仍驻扎在黎巴嫩的部队。然而,在黎巴嫩南部,以色列军队的炮火造成至少22人死亡,包括一名黎巴嫩士兵。这一事件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也让双方围绕协议执行的分歧更加尖锐。
根据停火协议,以色列应在11月27日协议生效后60天内全面撤出黎巴嫩,期限已于本周日到期。然而,以色列声称黎巴嫩未能履行协议条款,包括清除真主党在南部的军事设施和撤回至利塔尼河以北的武装力量,因此计划延长驻军时间。此举引发黎巴嫩政府强烈抗议,同时导致边境地区冲突再起。
周日,以色列军队向试图返回家园的黎巴嫩平民开火,造成包括6名女性在内的多名平民死亡,另有124人受伤。黎巴嫩军方确认一名士兵死亡,另一人受伤。黎巴嫩卫生部谴责以色列的行为,而以色列军方则辩解称,其士兵是在对靠近阵地的人员进行警告射击,并拘留了一些被认为构成威胁的嫌疑人。
尽管停火协议在大部分地区维持,但零星冲突不断。边境城镇本特杰拜勒聚集了数百名哀悼者,他们手持去年以色列空袭中遇难的真主党前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的肖像,向附近村庄游行表达抗议。与此同时,以色列虽然已从黎巴嫩沿海地区撤军,但在东部地区的军事存在仍在继续。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通话中强调,以色列必须尽快全面撤出黎巴嫩,并呼吁国际社会支持恢复黎巴嫩国家权威。他还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黎巴嫩总统奥恩也呼吁民众信任黎巴嫩军队的保护,并要求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施压以确保停火协议的完整执行。
另一方面,以色列政府则坚称延长驻军是出于安全考虑,指责黎巴嫩未完全履行协议要求,尤其是未能控制真主党的活动。这一立场受到黎巴嫩政府和联合国的强烈批评,联合国代表指出,目前的条件不足以确保平民安全返回家园。
与此同时,法以关系因这一事件进一步复杂化。在近期的通话中,马克龙确认以色列公司将获准参加今年6月的巴黎航展,此举被视为法国试图缓解与以色列紧张关系的举动。然而,去年由于加沙地区的人道危机,以色列公司被禁止参加巴黎附近的一场军火展览,这一禁令曾导致两国关系恶化。
随着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停火协议能否真正落实,黎以边境的冲突能否缓解,仍有待观察。法国和美国作为主要调解方,将如何推动和平进程,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